在当下的贷款市场中,“空放贷款”这个词频繁出现,尤其有不少借款人听说过“空放20000,到手17000,分十期还款”的说法,看似借款金额高,分期还款轻松,实际上这种贷款方式是否真实可靠?本文将对“空放20000到手17000分十期”做全面解析,帮助你识别真伪,规避风险。
什么是“空放贷款”?
“空放贷款”指的是贷款平台审批时虚假放款,即在后台操作借款金额20000元,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将全额放款到借款人账户,只是放款部分金额(如17000元),甚至没有任何资金到账,仅产生还款义务和利息。
这种操作通常伴随着较高的手续费和隐形成本,借款人实际拿到的资金远低于合同金额,但仍需按照全额本金和利息偿还。
“空放20000,到手17000”具体含义
名义贷款金额: 20000元,即借款合同上的本金数额。
实际到账金额: 17000元,贷款平台实际放款到借款人账户的金额。
差额部分: 3000元,通常以手续费、服务费、保证金等名义被扣除。
分期还款: 贷款要求分十期还款,意味着借款人需要分十个月或十次偿还本金加利息。
简单来说,借款人名义借20000元,实际只拿到17000元现金,但还得按20000元本金及约定利率还款,导致实际利息成本大幅增加。
这种贷款真的靠谱吗?
贷款真实性疑问
一些平台通过“空放”手段规避监管,虚假放款以产生还款合同,借款人无法全额使用贷款资金,造成实际借款金额与合同不符。隐性费用高昂
扣除的“手续费”往往没有明示,甚至存在霸王条款,导致利息和费用远高于正常贷款。还款压力大
还款基数是合同金额20000元,但实际只有17000元资金使用,等同于高利贷,分期压力不小。监管风险
这类空放贷款多存在合规问题,可能是无牌照、非法放贷,存在被封停或催收纠纷风险。
如何识别与防范“空放贷款”?
看到账金额与合同金额是否一致
正规贷款,到账金额与合同金额基本相符,手续费透明且不占用本金。审查合同条款
详细阅读贷款合同中关于手续费、利率、还款方式的说明,警惕“隐形费用”。选择正规平台
优先选择持牌金融机构或知名正规网贷平台,避免无资质的网络小贷。拒绝“一次性扣费”或“保证金”模式
这类收费模式常见于空放贷款,需提高警惕。了解放款流程
贷款放款应直接到账,无中间扣除大量手续费。
如果已经遭遇“空放贷款”,该怎么办?
保持冷静,了解还款责任
贷款合同生效,即便金额空放,借款人仍承担还款责任。协商还款计划
尽早与贷款平台沟通,争取合理还款安排。注意催收合法性
如遭遇非法催收,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或寻求法律援助。防范恶意透支
避免盲目借款,避免加重经济负担。
总结
“空放20000,到手17000,分十期还款”看似诱人,但其实暗藏许多风险,尤其存在隐性费用、还款压力大和非法放贷的可能性。借款人应当擦亮眼睛,选择正规合法渠道借款,仔细审查合同条款,明确资金到账金额及费用构成,避免陷入“高利贷”陷阱。